ca1644(二氧化碳气体怎么来的)

作者:游客 时间:2023-12-05 阅读:314

1. ca1644,二氧化碳气体怎么来的?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约占整个空气体积的0.03%。它们来自人和动物的呼出,来自煤和各种含碳化合物的燃烧以及动植物遗体的腐烂,火山爆发的时候大量二氧化碳从地下被喷入空气中。绿色植物在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从空气中吸去不少二氧化碳。江河海洋的水中亦溶解不少二氧化碳,20℃时1升水中可溶解0.9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化合物,它很快又分解成二氧化碳。这样,海洋、湖泊和河流就像二氧化碳的唧筒,不断地把它吸收和释放。

人们早已认识了二氧化碳。它从许多矿泉水中冒出来;从古老的酿酒的发酵液中冲出来;在深井和山洞里聚集着;在一些沼泽地带和湖泊周边散发着。在意大利维苏里火山周围的那不勒斯城附近有一个洞,叫做狗洞。当人领着狗走进狗洞时,狗很快倒下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下腰去救自己的狗时,人也头晕了。这是因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沉积在地面上的缘故。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不知道它是什么物质。因为它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和空气中的其他组成气体混杂在一起。

17世纪比利时医生赫尔蒙特(J.B.Van Helmont,1579~1644)似乎知道了它和空气有所不同,在他死后的1644年出版的著述中,创造了gas(气体)一词。他在书中列出了各种气体:有风的气体,指空气;有毒的气体,指使蜡烛熄灭和聚集在狗洞里的气体;炭气体,指燃烧木炭和其他可燃物生成的气体;发酵产生的气体,指地窖中酿酒中产生的气体;硫气体,指硫磺燃烧产生的气体;野气体,指物质在容器受热分解或进行化学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冲破容器,逃到空气中去的“不驯的”气体等。

直到1755年,英国医生布拉克(J.Black,1728~1799)发表焙烧碱性碳酸镁[MgCO3·Mg(OH)2]和石灰石(碳酸钙CaCO3)的实验报告,在焙烧过程中质量减轻了,产生一种气体,因为这种气体被固定在碱性碳酸镁和石灰石中,就称它为固定空气。他认识到清澈的石灰水[Ca(OH)2]能吸收固定空气,使石灰水浑浊,重又转变成石灰石。他并且发现固定空气和人们呼出的以及物质燃烧所产生的气体是同一种气体。

1767年英国外科医生麦克布赖德(D.Macbride,1726~1778)发表关于固定空气性质的论述,指出腐烂的动物体产生固定空气,并确定空气中存在固定空气,因为清澈的石灰水放置空气中会变浑浊。

拉瓦锡把纯净的炭放进氧气中燃烧后产生了固定空气,肯定了固定空气是碳和氧组成的。他试验了固定空气的水溶液显酸性,错误地称它为碳酸气。因为它不是碳酸的气态。

在确定了固定空气的化学式后,它被命名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虽然本身无毒,但会使人窒息致死。人们生活在含有0.03%(体积分数)二氧化碳的空气中是正常的。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达3%(体积分数)时,对人的不良影响明显起来,这时呼吸的次数增加了。这是因为随着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刺激作用的缘故。在人们吸入含二氧化碳更浓的空气时,就会引起身体机能的严重混乱。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10%时,就会使人丧失知觉,并使呼吸停止而死亡。

由于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因此医生们在治疗呼吸阻塞以及一些中毒症病人时,在供给病人呼吸的氧气中特地混入6%(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某些情况下也能维持和促进人们呼吸。当人们戴着防毒面具在工作或作战的时候,当人们在高空的飞机中或深水的潜水艇里的时候,虽然可以用贮存氧气的氧气瓶来供给氧气,但是携带它是沉重的,于是就要用二氧化碳本身含有的氧来提供呼吸了。这是利用过氧化钠(Na2O2)的作用,它是一种淡黄色的粉末或颗粒,是金属钠在燃烧后生成的。过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同时放出氧气:

2Na2O2+2CO22Na2CO3+O2↑

这样,戴上装有过氧化钠的口罩就会使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供吸进了。

二氧化碳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物质,它不会和燃着物或其附近的物质发生化学作用。它比空气重,会沉罩在火焰周围,把空气和燃烧物隔离开来,因此被用来灭火。我们现在的《化学》课本中展示了两种常用灭火器:

(1)泡沫灭火器。其内部结构是筒子里悬挂着一个小瓶,瓶里和瓶外分装着两种不同的溶液。使用时将灭火器倒转过来,两种溶液充分混合,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把全部溶液挤压出来,能够喷射得很高、很远。

这两种不同溶液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配合。例如有硫酸(H2SO4)和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的溶液:

H2SO4+2NaHCO3ΔNa2SO4+2H2O+2CO2↑

有明矾[硫酸钾铝K2SO4·Al2(SO4)3·24H2O]和小苏打的溶液:

K2SO4·Al2(SO4)3+6NaHCO3=2Al(OH)3↓+3Na2SO4+K2SO4+6CO2↑

有盐酸(HCl)和碳酸钠(Na2CO3)的溶液:

2HCl+Na2CO3=2NaCl+H2O+CO2↑

为了使二氧化碳形成稳定的泡沫,常在溶液中添加起泡剂,如皂素等。

(2)干粉灭火器。其中的干粉主要是碳酸氢钠,它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2NaHCO3ΔNa2CO3+H2O+CO2↑

可以自制一个灭火器。在一个广口瓶里盛放大半瓶浓的碳酸氢钠溶液,另用一个小试管盛半管稀硫酸,小心把它放进瓶中,不要使两种溶液接触。在瓶口塞上带有尖嘴弯管的橡皮塞,就成了简单的灭火器。

碳酸氢钠就是我们家庭里发面做馒头时,为中和产生的酸所用的小苏打粉。蒸出来的馒头之所以松软可口,也是由于加热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缘故。在自制灭火器中若没有硫酸,也可以用家庭里的醋代替试一试。

二氧化碳能够灭火,这也不是绝对的。把一镁条燃着,放进充满二氧化碳的烧杯中,燃烧着的镁条不仅没有熄灭,而且烧得更旺起来,只见冒出黑烟,在烧杯内壁出现黑色斑点。这是因为金属钾、镁等活泼金属和氧化合的能力比碳和氧化合的能力强,它们能夺取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把碳排挤出来,就冒出黑烟:

CO2+2Mg点燃2MgO+C

二氧化碳在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汽水里有它,啤酒里有它。这是把二氧化碳加压压进汽水和啤酒中的。它在工业中是生产纯碱(碳酸钠)、尿素、治感冒药阿司匹林等的原料。

二氧化碳在加压和降低温度时会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甚至变成白色的固体。将温度降至31.1℃以下,压强加大到60.6×105Pa以上,二氧化碳就会变成液态,再降温,液态就变成固态了。

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有一次几位地质勘探队员去勘探油矿。他们用钻探机往地下打孔,钻到很深很深的地方,突然喷出一大堆白色“雪花”。好奇的地质队员用手摸一摸,捏一捏,手指上立刻生出了水泡,甚至变黑。这个“雪花”就是固体二氧化碳。它在地层下受到强大的压强,喷出时压强突降,急剧吸热,使周围的温度下降,这样二氧化碳就由气态变成了固态。固态的二氧化碳通常在1.01×105Pa的压强下,在-78.5℃时升华,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什么也没有留下,一点水也没有,所以把它叫做“干冰”。

把一块干冰紧紧握在手中并不感觉冷,是由于它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干冰和手掌之间形成了一个隔离层,隔绝了热的传导。但是,如果用手捏一块干冰,将使皮肤冻伤,出现水泡或黑斑。

在实验室里,可仿照地下喷出“雪花”的情况制取干冰。在盛有液态二氧化碳钢筒的出口处系上一个纸圆筒,外面再套上一个布袋。打开活塞后,纸筒里就会充满雪花状的固态二氧化碳了。雪花状的固体再经压缩就成块状。

干冰可用于冷冻和保藏食品。它比普通的冰具有的优越性是明显的,温度可以降得更低,一点水也不会留下。

194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青年技术人员谢弗(V.J.Schaefer)首先创造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用飞机把干冰从高空上撒出来后,空气里的水蒸气便凝结成微小的冰晶。微小的冰晶会聚集成较大的雪花,下沉后遇到地面热空气而熔化,落到地面就成为雨。1947年首先在干旱的澳大利亚地区试验成功,随后推广到世界各地。

干冰也可以用在开山筑路和采矿的爆破中。把干冰放在爆炸物的上面,它受到爆炸热的作用,瞬息变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扩大了爆炸的有效面积。

干冰不仅能保藏食品,呼风造雨,开采矿山,而且还是舞台和影幕上的置景“人员”。利用它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布置出一幕白云的仙境,让“仙女”们从云层中走到人间。这是在隐蔽处放置一些干冰,浇上热水,或是送来一股蒸气。水蒸气迅速被冷凝,变成细小的水滴分散在气化了的二氧化碳中,就形成了雾,形似云。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让太阳的热辐射自由地射到地球上,但却强烈地阻止了地球的反射。这是因为被反射的阳光波长改变了,变成了红外线。这些红外线辐射不能透过二氧化碳气层。故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于地球来说,像是温室的玻璃罩,能形成温室效应。因此,二氧化碳对于地球起着保暖作用。有人计算,如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完全消失了,那么地球表面的温度将要比现在降低21℃;相反地,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加倍后,平均温度要上升4℃。

于是,一些科学家们提出了这样的论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增加了1/10,其中一半左右是40年代以后增加的。目前,每年由工厂、汽车、飞机等排放的二氧化碳约120亿吨。因此工业愈发展,被烧掉的煤和汽油愈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就愈大。这将使地球表面的温度愈来愈高。这样,几十年后,地球将要热到使覆盖南、北两极的冰层熔化,使海洋水位升高,造成世界性的洪水泛滥,使人类重新回到洪荒时代。另一些科学家们认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每年确实在增加,但是气候一变暖,海水便会吸收大气的热量,使海水蒸发,于是云就增加。低空的云只要增加0.6%(质量分数),平均气温就要下降0.5℃。还有一些科学家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农作物有利,生长较快,结的果实较多,从而使二氧化碳减少。众说纷纭,这引起了联合国专家们的注意。1989年11月在南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气候变化会议上,会议决议要求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1990年的水平。

二氧化碳不仅大量而广泛地存在地球的大气、水中和地下,更存在于宇宙,特别是在金星的大气中。

金星是一颗最接近地球的、太阳系星的行星。每当夕阳西下、天色渐昏的时候,我们常常在西方的天空看到一颗光华夺目的明星,那就是它。或是在黎明的时刻,在东方看到一颗最后隐没在和煦阳光里的明星,也是它。因此,它又被叫做昏星、晨星、长庚星或启明星。

早在1761年5月26日,金星发生了凌日现象。金星恰好走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从地球上看,金星恰好通过太阳的圆面,当时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观察到这个现象,并把它记录了下来。他发现当金星经过太阳圆面,从一边走到另一边时,在接触到的地方出现一个气泡,他断定金星周围有很厚的一层空气。苏联飞船“金星”7号在金星上着陆后,测量了金星大气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占93%~97%(体积分数),其次是氮气,占2%~3%(体积分数)。

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5号用仪器探知,有二氧化碳从月球内部释出。

ca1644(二氧化碳气体怎么来的)

2. 有哪些关于日本刀的相关知识?

很多古装影视剧上经常会看到一个画面,日本武士或忍者使用我们现代常见的日本武士刀作战,尤其是涉及明代抗倭战争的古装片。如前不久播放的《抗倭英雄戚继光》,电视剧中戚继光率领着明军与挥舞着武士刀的倭寇打成一片。

▲《抗倭英雄戚继光》剧照

真实情况是如此吗?我们先来了简单解下日本刀的一些历史:

1. “上古刀”—日本平安时代末期以前生产的刀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是重要的考古材料。

2.“古刀”—出自平安时代末期至室町时代末期,即约1000~1596年制成的刀剑,当中包括平安、镰仓、南北朝、室町和安土桃山时代的日本刀

3.“新刀”—安土桃山时代的庆长期至江户时代末期1596—1781年制成的刀剑。

4.“新々刀”——幕末明治维新时代制成的日本刀1781~1876年。

5.“现代刀”——明治10年(1877年)-现在的近代作品。

现代所言的,使用日本传统工艺制造的武士刀,从样式、材质和制造方法上讲,实际上是那些被日本人称作“新々刀”的日本刀乃至“现代刀”。通常我国各类影视作品和民间爱好者所收藏的“日本武士刀”,多为新々刀期和现代刀样式的打刀。很明显,“新々刀”出现的时候,明朝已经灭亡了二百年,那么戚继光率领着明军显然不能与穿越二百年的日本武士作战。

▲现代的武士刀(打刀)

那么明朝人能接触到哪些日本刀呢?

明朝1368-1644年所对应的日本时代自其南北朝时代,历经室町时代,结束自安土桃山时期。而这个时间段的日本刀被称作为“古刀”。因此明朝人只能接触到这个时期的日本刀。

根据史料,明朝所见识到的日本刀始自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时期与日本所进行的“勘合贸易”。由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防范海盗,贸易上为了区别被册封为“日本国王”的幕府将军(足利将军家)官方贸易船与倭寇,所以发行了勘合符以示区分,这是国对国朝贡贸易的型态,限制十年一朝。在这期间,日本向明朝出口了大量的日本刀,数量达到了几十万把。但是因为日本生产力的不足,到了堪合贸易后期,日本出口明朝的刀具多是被称作“数打物”的供杂兵使用的低劣产品,这样自然不被明人接受。又因各种原因,勘合贸易最终被终止。

▲明御林军大刀

根据现有文物和记载来看,明朝军队进口并装备的日本刀,主要是大型的野太刀和薙刀。这两种刀这是跟所谓的“日本武士刀”,也就是“打刀”,是完全不同的武器。野太刀我们下面再说,先说说薙刀。薙刀是一种长柄兵器,类似中国的眉尖刀。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薙刀作为僧兵守护寺院所用的武器,有出色表现。在镰仓时代末到室町时代,薙刀成为战场的主要武器。但在日本的应仁之乱时代,薙刀因为不适合密集型战斗,而被枪替代。

▲薙刀及各部位的名称

另外,因为明代嘉靖时期东南地区的倭寇入侵,明军也缴获了大量的日本刀。《筹海图编》记载,倭寇“每人有一长刀,谓之佩刀;其长刀上又插一小刀,以便杂用。又一剌刀,长尺许者,谓之解手刀;长尺余者谓之急拔,亦剌刀之类。此三者乃随身必用者也。”这说明当时的倭寇常携带三种刀,第一种为“长刀”,其“大而长柄”、“佩之於肩”,这是野太刀。第二、三种为“小刀”、“刺刀”,根据描述“小刀”应该为一种被称作“凯通”的破甲用小刀,刺刀“长尺许者”则为被称作“肋差”的一种短刀。

由上可知,嘉靖倭乱时期,倭寇常用的主战刀为野太刀,另配有肋差、凯通这样的辅助刀。

▲凯通

▲助差

▲肩抗野太刀的日本武士形象

特别需要强调的就是这种“野太刀”,因为这是现有明代唯一明确记载并配有图案说明进行了仿制的日本刀,也就是戚继光所言的“长刀”。《纪效新书·长刀解》“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

这是一种刃长五尺,加上刀柄共六尺五寸的重型实战超长双手长刀,其长度多在1.5~1.75米之间,重量达2.5公斤,多为南北朝和室町时代的精壮勇武之士使用。武士将其平时背负在肩上,作战时拔出双手运用。戚继光将这种长刀配属给火绳枪兵防身用,在一些特定场合,火绳枪兵也可以使用长刀作战,辅助长枪、刀牌兵作战。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德川幕府之后依据长度不同对刀具做了分类规定,而将某些较长的太刀也称为了大太刀。因此德川幕府之后的一些大太刀长度达到1.3米左右。不过虽然名字是“大太刀”,但实质只是尺寸较长的太刀罢了。

▲野太刀演示

除了这些缴获刀具,还有一些装饰非常华丽的“太刀”被卖到了明朝。但这些刀明朝人认为并不实用,“又有作贽礼,贺礼,不拘大小,名虽为刀.其实无用”,其价格高达10两白银,相当于普通士兵一年的工资。这些装饰华丽的太刀被达官贵人当做礼物送人或收藏,并不用于实战。

▲具有华丽装饰的太刀及各部位名称

▲日本古刀期的太刀刀条

这些具有华丽装饰的刀来自日本古刀期著名的锻冶流派,最上等的被称为“上库刀”,“山城国盛时,尽取日本各岛名匠,封锁库中,不限岁月,竭其工巧,谓之上库刀。其间号宁久者更嘉,世代相传,以此为上。”次等为备前刀。“以有血漕为巧,刀上或凿龙,或凿剑,或凿八幡六菩萨、春日,天明神、天照皇,大神宫,皆形著在外为美观者。如匠人制造之精,不论刀大小,必于柄上一面镌名,一面刻记字号,以为古今贤否之辨.枪剑亦然。”

山城(山城伝),大和(大和伝),备前(备前伝),相模(相州伝),美浓(美浓伝)的五国,并称为“古刀五伝”,也就是古刀期的五大风格各异的锻冶流派。明人认为山城的刀最好,其次为备前。

综合上文,明代中国所接触到的日本刀为处于古刀期的薙刀、太刀、野太刀、肋差、凯通。而名气最大的“打刀”,虽然它诞生在日本南北朝末期,但在明代史料中反而未见记载。至于影视剧常见的那些现代武士刀就更不会出现在古代的中国了。

熟悉日本武士刀的人大多都知道“玉钢”这种以日本传统工艺获得的原料,如果一把武士刀不是用“玉钢”制作的,那这把武士刀的价值就会大大缩水,甚至有人会说不用玉钢制造的刀不能称之为武士刀。不管是出于对传统技艺的尊重,还是那一份带有历史文化的情怀,玉钢在日本刀迷中间被捧上了神坛,甚至会夸张到认为玉钢的性能远超现代钢铁。武士刀迷们总会想象他们最熟悉的日本战国时代的那些战国精英们使用着玉钢锻制的武士刀所向披靡。

然而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在他们所熟悉的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们这些战国精英所佩戴的刀并不是用玉钢制造的。在这个时代,充斥在日本冶金市场的除了少量自产的鉧铁和铣铁外,大部分是被称作“南蛮铁”、“支那铁”、“船舶铁”等铁原料,此外还有“阿兰陀铁”、“露西亚铁”“渡来铁”等等。这些看起来奇奇怪怪的名称说明了一件事,这些铁原料都是进口来的。那个时代的日本刀(古刀)大部分是利用这些原料锻打制成的,尤其是大量足轻使用的武器。

▲南蛮铁

根据日本学者的考证,这些进口来的铁有一部分来自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等西方早期殖民者对日本的贸易。葡萄牙、西班牙这些西方早期殖民者自然不会舍近求远从遥远的欧洲将铁贩卖到日本,因此,这些殖民者从距离日本最近的中国大陆、东南亚、印度等地购买铁制品,转手卖给日本。明朝嘉靖年间,仅广东省的铁产量就达到了年产1.6万吨的惊人规模,如此巨大的规模显然并非仅仅供明朝国内市场使用,大量的铁随着明朝日益繁盛的走私贸易被转卖到东南亚甚至日本。

▲后人还原的明代船舶

另一部分是通过日本与明朝的堪合贸易以及倭寇的掠夺而来。根据考证,日本向明朝出口硫黄、铜、太刀、枪、扇子等物资,而进口铜钱、铁、银器、磁器、生丝、织物、毛毡、药剂、古书画、书籍等。因为明朝政府对铁视为战略物资,出口有一定限制,所以当时的日本人以求购铁制成品为手段.倭人从中国大量收购大铁锅,在中国本来很便宜的大铁锅卖给日本时价格翻到了1两银子,大的甚至到了4两银子。“铁锅重大物,一锅价至一两钱,重古者千文价至四两”。当堪合贸易终止后,倭寇对东南沿海的掠夺就成了进口铁的主要获取来源。

▲明代锅

可以说,正是这些进口的铁支撑了整个战国时代日本战争对铁的需求,各种甲胄、刀剑,甚至日本铁炮(火绳枪)都是利用这些进口铁制造。

▲日本铁市场分类及年代表

那么为什么这个时期日本人不使用本国制造的玉钢来锻制刀剑呢?

原因很简单,战国时代玉钢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如下表所示,玉钢被发明的年代是江户时期。室町乃至战国时期,日本本土所能生产的铁被称作铣铁。

日本冶铁技术发展表制铁法铁原料制钢法时期年代原始低温野炉块炼铁原始锻打上古刀4~10世纪初期低、中温炉鉧状、铣铁卸し铁上古刀~古刀1000~1596中期高温炉 (踏み鞴)出羽印可千种钢商用既成钢新刀(庆长之后)1596—1781高温炉 (天秤鞴)玉钢分别既成钢新々刀1781~1876

▲野太刀演示

玉钢又叫“和钢”。玉钢之名来自明治时代,当时的日本人称大炮炮弹为“玉”,后将制作日本刀的原料也称为了“玉钢”。如果用冶金学的术语它应该叫做海绵铁或块炼铁,这是人类最早期学会冶铁技术产出的一种原始铁原料。冶炼海绵铁的技术为公元前1400年的赫梯人所发明,中国早在西周晚期也掌握了这种技术,到了汉代随着炒钢及高温炉的发明,中国开始淘汰以海绵铁锻制铁器的方法。

▲玉钢

日本工匠将砂铁与木炭混合在一起放入炉中,通过木炭的还原,将铁元素从矿砂中还原出来。这个过程中,还原出的铁又与碳结合,形成了一定碳含量的铁碳合金。铁的完全熔解温度为摄氏1538℃以上,但是日本国小,资源贫乏,不仅无法获得高温燃料,更不具备高温炉和相应的鼓风技术。于是他们使用一种以槲木为原料制成的“备长炭”低温燃料,这样的冶金技术仅能将炉温提高到1200度左右,此时还原的铁无法完全融化成液态,而是半流动状态,冷却后像海绵一样成多孔状。海绵铁不是均质的铁块,含炭量从0.2到2.5左右,把海绵铁敲成小块,再以目视依照其断面的光泽,只挑出含碳量在1~1.7%左右且杂质较少者称之为玉钢。 这种冶铁方式也被称作“鉧押し法”。简单言之,玉钢就是一种在低温冶炼状态下制成的海绵铁。

鉧押し法与现代高炉制铁对比鉧押し法高炉制铁材料砂铁铁矿石燃料木炭(备长炭)焦炭炉顶温度℃900~1000500炉心温度℃12001300~1700炉底温度℃15002000还原剂真砂土、硅酸盐石灰石CaCO3还原温度℃约10001300~1500精炼时间(h)978

▲明嘉靖时期日本刀

由于工艺落后,玉钢的出产率和产量非常低,为了炼制1吨成品钢,需要耗费大约二十多吨的原材料。所以这是一种效率非常低下、成本高昂的原始冶炼法。如果战国时代大量的武器使用玉钢制造,恐怕日本的大名们即使破产也无力满足军队作战的需要。

▲明治10年《玉鋼縁起》

而“玉钢神话”的产生有着很深刻的历史背景。随着战国时代结束,德川家康最终统一日本,日本国内的战事逐渐减少,对武器的需求也随之降低,对铁原料的需求也不高。为了统治的需要,从1633年2月到1639年7月,德川幕府连续五次颁布了所谓的“锁国令”。其中主要内容之一是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要处以死刑。这也导致了进口铁占日本铁市场的比例迅速下降,日本市场开始以本国制造的铁为主。于是武器匠人也开始用本国出产的铁来制作刀剑。此外,得益于丰臣秀吉对朝鲜的入侵(壬辰战争),日本从朝鲜获取了一定的冶金技术,这其中也包括后世制造日本刀所使用关键的包钢技术(甲伏锻)。进入江户时期,日本本国的冶铁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天秤鞴这种高温炉也被发明出来。18世纪末,随着鉧押し法的成熟,这种方法产出的铁被称作玉钢,成为了制作日本刀的铁原料。

▲天秤鞴冶铁

▲日本岛根县玉钢冶炼现场

由以上内容可以得知,生产玉钢并不难,玉钢这种材料论其质量和性能也无法与现代钢匹敌。它不过是世界各国很早就被淘汰的古老冶金技术,得益于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被保留了下来。但是随着日本刀在世界范围的热度上升,玉钢及其制造方法被视为日本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目前在日本岛根县还有人从事冶炼玉钢的工作,作为一种受保护的传统技艺而存在为日本国内的一些刀匠提供玉钢原料。

上一篇:吉隆坡夜莺(如果我国评选四位歌坛女神)

下一篇:暂无数据

猜你喜欢

庐江县(2023年安徽庐江县医院住院停车收费吗)

庐江县(2023年安徽庐江县医院住院停车收费吗)

资讯 2023-10-30 414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区别(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区别(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资讯 2023-11-06 300
西宁人参果(622232是哪里的身份证)

西宁人参果(622232是哪里的身份证)

资讯 2023-11-08 440
大方旅游(在当地县城开一家旅游小商品店怎么样)

大方旅游(在当地县城开一家旅游小商品店怎么样)

资讯 2023-11-11 190
言承旭资料(有部电视剧有厉氏集团的)

言承旭资料(有部电视剧有厉氏集团的)

资讯 2023-11-17 163
金华万达(金华体育中心周边哪里有停车场)

金华万达(金华体育中心周边哪里有停车场)

资讯 2023-11-18 423
百里杜鹃地图(毕节百里杜鹃景区从哪进门好)

百里杜鹃地图(毕节百里杜鹃景区从哪进门好)

资讯 2023-11-19 437
峨眉山住宿(徒步峨眉山住宿怎样解决)

峨眉山住宿(徒步峨眉山住宿怎样解决)

资讯 2023-11-21 136
秦始皇皇陵(秦始皇陵墓为啥到现在没被人挖)

秦始皇皇陵(秦始皇陵墓为啥到现在没被人挖)

资讯 2023-11-21 314
牙买加(牙买加现在短跑没人了吗)

牙买加(牙买加现在短跑没人了吗)

资讯 2023-11-29 485
采石矶(采石矶门票65周岁是否半票)

采石矶(采石矶门票65周岁是否半票)

资讯 2023-11-30 282
8l9864(安庆机场最新航班表及票价)

8l9864(安庆机场最新航班表及票价)

资讯 2023-12-02 60
大方(大方的特点)

大方(大方的特点)

资讯 2023-12-02 418
g1224(绍兴到北京高铁要几小时)

g1224(绍兴到北京高铁要几小时)

资讯 2023-12-03 337
蟒河风景区(阳城有什么好玩的)

蟒河风景区(阳城有什么好玩的)

资讯 2023-12-0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