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psuey(和左宗棠有什么关系)

作者:游客 时间:2023-11-24 阅读:441

1. chopsuey,和左宗棠有什么关系?

“左宗棠鸡”是美式中餐中的第一餐,这道以左宗棠命名的菜真的和左宗棠有关吗?实际上“左宗棠鸡”与左宗棠没有什么关系,它真正的发明者是发明出“彭园豆腐“、“富贵火腿”等经典菜肴的湘菜大师彭长贵。1918年,彭长贵出生于湖南沙坪,12岁就开始下厨学艺,15岁开始到国民政府第一任行政院长谭延闿家帮厨。谭延闿嗜美食,被称为“民国第一吃家”。他和家厨创立了享有盛名的“组庵湘菜”,极大地推动了湘菜的发展。谭家掌厨曹荩臣的名气也很大,被誉为“天下第一厨师”。曹荩臣跟随谭延闿多年,掌握了谭家菜的精髓。彭长贵的师父就是曹荩臣。

谭延闿过世后,曹荩臣回到家乡湖南长沙开设“健康园”餐馆,以正宗“谭家菜”为招牌,生意兴旺。彭长贵也跟着曹荩臣回到家乡,继续学艺。出师后彭长贵来到了著名的饭店——潇湘酒家工作,结识了湘菜名厨孔浩辉、何华坤等人。

有一次,蒋介石来南岳开会宴请湘籍人士,时任湖南省主席的何键点名要潇湘酒家的师傅,彭长贵等人一同给蒋介石做了一桌菜,蒋介石对他们大加赞赏。

有头脑的商人瞄准商机在南京开了曲园酒家,邀请彭长贵等有名的湘菜师傅前去工作。彭长贵等人的加入使得曲园酒家成了高级将领们用餐不二之选。有时候彭长贵等人也被邀请去将领家里做饭。彭长贵和孔浩辉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蒋介石、李宗仁、宋子文家请客都是他俩掌厨。

1949年,彭长贵去了台湾,在总统府担任大厨。1952年,梁序昭宴请美国海军上将雷德福,要求彭长贵三天内每一餐的菜色都不相同。彭长贵为了做出新口味,改变了以往的鸡肉烹饪方法,先将鸡肉去骨切块放油锅里炸成金黄焦状,再下酱汁以辣椒、蒜、姜、葱、酱油、料酒和鸡块拌炒,最后淋上麻油。雷德福对这道菜很满意还询问彭长贵这道菜的名字。彭长贵之前也没想过这道菜的名字,他临时想出了“左宗棠鸡”。一方面他是湖南人做的是湘菜,另一方面左宗棠是骁勇善战的湘军,以他的名字命名有个好彩头。那么“左宗棠鸡”又是如何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并一举征服美国人的呢?

最初来到美国的华人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有时候他们把手头仅有的食材大锅乱炒就将就着吃了。谁知美国人很喜欢吃这种菜。这道“炒杂烩(chop suey)”打开了中餐在美国的市场,被视为美式中餐的鼻祖。1971年,著名的中餐经营者唐迈克在纽约曼哈顿第一家中餐厅——顺利宫(Shun Lee Palace)。为了做出中餐味,唐迈克派了主厨王师傅到台湾学习。王师傅在台湾吃到了正宗“左宗棠鸡”,于是将它带到了美国。王师傅根据美国人喜甜的特征,在原本偏酸辣咸的“左宗棠鸡”中加入了糖,果然美国人很喜欢改良版“左宗棠鸡”。第二年唐迈克和王师傅在第二大道开了一家湖南餐厅,“左宗棠鸡”就是店的招牌。随着“左宗棠鸡”越来越受欢迎,周围的中餐馆几乎都有了这道菜。

1973年彭长贵赴美发展,在纽约曼哈顿开了彭园餐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彭园餐桌吃过“左宗棠鸡”后赞不绝口。经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后,“左宗棠鸡”成了当红炸子鸡,美国人将其视为“中餐第一菜”。不过相较于正宗的“左宗棠鸡”,美国人更喜欢偏甜的美式“左宗棠鸡”。“左宗棠鸡”作为谢耳朵最喜欢的中餐,在《生活大爆炸》中经常出现。美国纪录片导演依恩切尼(Ian Cheney)花了三年时间,走遍美国、中国、台湾地区,拍了一部名为《寻找左宗棠鸡》(《The Search for General Tso》)的纪录片,最终找到了真正的发明者彭长贵。此片在2015年上映后,很多美国人知道了彭长贵的名字。2016年11月30日,彭长贵因病逝世,享年98岁。参考资料:《一代湘菜大师谢幕,留下“左宗棠鸡”传奇》,潇湘晨报,2016年12月10日。(美)依恩切尼(Ian Cheney):《寻找左宗棠鸡》(《The Search for General Tso》)。

chopsuey(和左宗棠有什么关系)

2. 什么是chopsuey?

chop suey就是“杂碎”的意思。

好像乱炒那种吧。

以前在中餐馆看到过。

就是白菜啊什么的和肉一起炒的菜。

3. 中餐在欧美受欢迎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去过全世界很多国家,让我惊叹的是,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中餐馆。

甚至我去的亚马逊丛林小镇,以及南美洲最南端去南极的出发小城,都有中餐馆。

不过,这里的中餐是分为两种的。

第一,完全是中国口味,准确说是餐厅中国厨师的家乡口味(以广东、福建人为主)。

这种中餐主要是针对本地华人移民,还有就是中国游客。

但这种店不多,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毕竟华人移民和中国游客都是比较少的,光靠做这些人的生意难以维持。

其实传统的一些中国菜,比如广东菜,中国北方人都未必能够接受,更别说洋人。

有意思的是,国外很多小店面、老字号,就是这种店。

萨沙在乌拉圭和阿根廷边境小城市,遇到过一家广东人开的中餐馆。

这个小城充其量也就一万多人,非常怀疑这家中餐馆怎么能够维持下去。

后来才知道,其实餐馆老板是对老夫妻,几十年前来南美做生意,也赚了不少钱。

后来50多岁后感觉年龄大了不再做生意了,也不愿意坐吃山空,就用自家房子开了个小饭店。

这个饭店门面是自家的,厨师就是这家男人,妻子和一个女儿打打杂,毕竟店里面也就几张桌子。

他们其实不缺钱,就是赚一点是一点,比没有收入要好。

第二,则是改良的中国口味,最大程度上同当地口味接近。

这种餐厅倒是很多,尤其欧美大城市有不少。

这些中餐馆大部分同时送外卖,有的做的还是挺不错的。

洋人对于中餐外卖还是比较喜欢的,其实外卖的东西也做了改良,选择了洋人比较适应的饮食习惯。

另外就是那种快餐店,也是以极为低廉价格出售中餐快餐。

欧美曾经有那种1元中餐快餐店,也就是一勺菜只要1美元或者1欧元,主食几乎免费。

那么,普通人来吃这种快餐,真的是非常合算,几乎等于不花钱。

自然,这种快餐店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烹饪了,谁都可以做菜,彩色也很简单。

最高档的,就是正儿八经的中餐馆,同国内的店区别不大,有的还更气派,很多外国人来就餐。

不过,这里面的中餐也是改良过的。

以左公鸡为例,全名叫做左宗棠公鸡,是美国的一种湖南菜。

左公鸡很有名气,发明人是台湾的湖南菜名厨彭长贵。

在美国开中餐馆以后,彭长贵认为美国人不喜欢湘菜的辛辣口味,进行了改良。

左公鸡就是一种改良的名菜,虽然也是有些辣,但有酸甜口味。

这比较符合美国人的口味,但已经脱离了真正湘菜的范畴。

搞笑的是,彭长贵在美国开湖南菜馆赚了不少钱,后来回到老家湖南也开了几家饭馆。

结果湖南人根本不买账,认为这个菜馆的菜味道很怪,根本不是湖南菜,结果很快就关门大吉。

欧美还有一些类似的中餐快餐连锁,但规模通常有限。

美国比较有名的几家,其一是熊猫快餐,可以看做是按照美国快餐模式运作的中餐。

除了价格便宜以外,菜色同样改良过。比如招牌菜陈皮鸭(糖醋炸鸡块),酸酸的,其实大部分中国人不能接受,但在美国卖的就不错。

总体来说,中餐在欧美都是占有一些市场的,但绝对不是主流。

最后说一个搞笑的事,大家吃过加州牛肉面大王吗?

名字看起来好像是美国加州的牛肉面,其实最早是华人李北祺在70年代开的,这家店在美国并不算成功。

美国人对牛肉面并没有什么好感,单单用筷子吃,对他们来说就很困难。

到了1985年1985年,在美国从事餐饮业的华裔女士吴京红回中国创办了“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同李北祺并没有关系。

而李北祺的加州牛肉面,也在中国开办面店,生意还不错。

当时中国人都认为这是美国人吃的牛肉面,一时间成为外国小资情调的代名词。

90年代很多小资情侣都选择去这家面点消费,觉得很有面子:“92年刚工作,工资130多,谈恋爱的哥们喜欢请女孩吃西餐,那时候最流行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6块一碗,还得算计一个月工资能买的这20碗面怎么和女朋友坚持一个月的时间。”

后来大家互掐,李北祺改名为李先生加州牛肉面馆,又改为李先生牛肉面。

有意思的是,吴京红的加州牛肉面也被起诉,理由是她不是来自美国加州,涉嫌欺骗。

无论是那种牛肉面,其实都是出口转内销的东西,是地地道道的中餐,而不是美餐。

有些去美国加州留学的中国学生,曾经虔诚的去寻找正宗加州牛肉面,结果都是“默默无语两眼泪”。

4. 外媒造了哪些英文词汇?

你好!与其说是读懂中国,还不如说是从西方入侵中国开始,就有大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被收录进英语大字典。

来自中文的英文词(大英文字典收录的的历史悠久的英文词)有大约三十个,其中少于十个常用。大部分是18世纪之后来自汉语,通常非现代系统化的罗马化中文或拼音。主要分成以下几类:

1、官话借词

kung fu 1966年来自“功夫”

yin yang 1671年来自“阴阳”

tofu 1880年来自“豆腐”

gung ho或gung-ho1939年来自“工合”或“共好”

mahjong或mah-jong 1920年来自“麻将”

feng shui 1797年来自“风水”

tai chi 1736年来自“太极”

yamen 1747年来自“衙门”

kaolin 1727年来自“高岭”

kylin 1857年来自“麒麟”

petuntse 1727年来自“白墩子”

suan-pan 1736年来自“算盘”

Tao 1736年来自“道”

taipan(大商行的总经理) 1834年来自“大班”

typhoon 来自“台风”[1]

tuchun 1917年来自“督军”

tung(油桐属) 1788年来自“桐”

Ho-ho bird 1901年来自“凤凰”

wampee(一种果) 1830年来自“黄皮”

whangee(一种竹) 1790年来自“黄藜”

Confucianism(儒教) 来自“孔夫子”

Lao-Tzu 来自“老子”

2、粤语借词

Chop-suey 1888年来自“杂碎”

Chow mein 1903年来自“炒面”

Lo mein 捞面

Paktong(一种钱币) 1775年来自“白铜”

Sycee(一种钱币) 1711年来自“丝”

Souchong(一种茶) 1760年来自“小种”

Fat choy 发菜

Bok choy 1938年来自“白菜”

Char 茶

Char siu 叉烧

Char siu bao 叉烧包

Cheongsam 长衫

Chop chop 速速

Chow 炒

Confucius 孔夫子

Dim sum 1948年来自“点心”

Fan-tan 番摊

Gung-ho 工合(工业合作社)

Gweilo 鬼佬

Har gow 虾饺

Hoisin 海鲜

Keemun 祁门

Ketchup 茄汁

Kowtow 叩头

Kumquat 柑橘

kung fu 功夫

Longan 龙眼

Long time no see 好耐冇见

Loquat 芦橘

Lychee 荔枝

Mahjong 麻将

No can do 唔可以 [1]

Pai gow 排九

Pak choi 白菜

Peking 北京

Sampan 舢舨

Shar Pei 沙皮

Siu mai 烧卖

Sifu 师傅

Souchong 小种茶

Tai-Pan 大班

Tofu 豆腐

Tong 堂

tung oil 桐油

Tycoon 大官

Typhoon 1771年来自“台风”

Wok 1952年来自“镬”(炒锅)

Won ton 1948年来自“云吞”

Yen (craving) 瘾

Yum cha 饮茶

3、闽南借词

cumshaw 赏钱,1839年来自“感谢”

tea 茶

kowtow 1804年来自“叩头”

pe-tsai 1795年来自“白菜”

lychee或litche 1588年来自“荔枝”

oopak “湖北红茶”

bohea 武夷茶,英文原意指高品质茶叶,但现已指劣质红茶

congou “功夫茶”

hyson 熙春茶,一种中国的绿茶

keemun 祁门,安徽南部靠近江西的地方,以盛产优质红茶著名

oolong 乌龙(茶),一种在干燥前局部发酵的中国红茶

pekoe 白毫,一种由芽旁叶子组成的高级红茶

pouchong 包种(茶叶名)

twankay或twankey 屯溪茶,安徽屯溪产的茶

sampan 1620年来自“舢板”

bing 茗

longan 1732年来自“龙眼”

sunglo或singlo 松萝,安徽松萝山

进入二十一世纪,无国界的网络推波助澜,网民们接触中国事物的机会大大增加。比如上面提到的dama(大妈)。中国流行tuhao(土豪),有些时髦的老外,见到一掷千金买东西的国人也会说。

在线网游领域,更是神奇,由于中国玩家众多,很多游戏公频里使用的语言中文超过英文,外国玩家都要配套googletranslate来交流。比如dota2里,外国人遇到网速慢,会用kale(卡了)表示。当然了,骂人的话学得最快。

最新的一些网络流行语,比如nozuonodie,youcanyouup之类,虽然不算进入英文,但是很多跟中国人打交道的人,也熟悉这些梗。这些短语不合语法,不懂的人会莫名其妙,可能热闹一阵子后就无影无踪。可是说不定有一天,就像longtimenosee一样,也会普及到美国人的日常生活里。Peoplemountainpeoplesea(人山人海),似乎就有这个趋势。

文化本无国界,语言只是文化的一种载体,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语言的障碍会变得越来越小!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不再是文化入侵,而是我的主流文化能够进入西方世界,与西方文明一道形成相互交融,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5. 为什么有人说美式中餐和国内中餐差距很大?

早在2005年,《纽约时报》就曾报道说美国中餐馆数量已达3.6万家,超过麦当劳、汉堡王这类美式快餐店的总和。美国人甚至把中餐带上了太空,NASA(美国宇航局)就曾把糖醋猪肉列入了给宇航员准备的航天菜单。而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刺杀林肯的那座房子,如今已经变成了中餐馆,就是位于华盛顿的“锅和卷”(Wok & Roll)……

而在美剧里,中餐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许多美剧都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主角们围坐在桌前,一边吃着外卖的中餐,一边聊天喝酒分享着喜怒哀乐 。已经有些年头的《老友记》,时不时就会出现中餐的镜头;而在《生活大爆炸》里,几位宅男已经抱着中餐外卖桶啃了整整九季。尤其是Sheldon,他最爱的就是左宗棠鸡和陈皮鸡块了。

等等,为什么这两道菜在中国从来没有见过?其实,何止是这两道菜,很多美国人熟知并且喜欢的中餐,在中国根本就找不到。今天就来说说,美国人为什么会爱上这些中国人从未听说过的“中餐”?

19世纪下半叶,美国报刊讽刺中国人吃老鼠的漫画,这是当时美国人对中国饮食的误解和偏见。

中餐是什么时候进入美国的?

19世纪20年代,第一批华人移民美国。十多年后,加州开始了淘金热,至少20000名华人去到美国西海岸寻找“金山”。这些华人不仅分布在采矿业、制造业、铁路等行业中,也把中餐带到了美国,当时一些中国人在金矿附近供应各种炒菜,取名“chowchow”(炒炒之意)。

但是,随着淘金热和修筑铁路的热潮慢慢褪去,加州的生活也愈发不易。在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华人劳工相较白人劳工更加吃苦耐劳,而且报酬低廉。白人劳工认为,中国人“偷”走了他们的工作,中国人成为歧视、甚至仇恨的对象。

饮食也成为歧视的一部分。在当时的美国人看来,肉食代表了强壮、勇猛和男性气概;而爱吃米饭的华人,则代表了相反的性格特征。在食物链中,食肉动物位居上游,类比到人类社会,食谱的不同成为了华人天生地位低下的证据。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与此同时,华人吃老鼠的谣言也广为流传,并且吃老鼠作为美国人对中国饮食的误解,持续了一个世纪。1850年代,华人矿工就被认为以老鼠为食;1877年,美国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中,美国各民族一起享用丰盛的感恩节大餐,在座的华人正在大口吃着老鼠。

南北战争后,现代卫生观念在美国兴起,卫生和健康成为美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并且把它作为文明和野蛮的界限。华人吃老鼠被认为是不洁的事情,也就成为美国生活方式的对立面。

1882年,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常年歧视最终导致《排华法案》出台。

炒杂碎

炒杂碎,最早的美式中餐

19世纪末,美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在美国食物史上,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人们外出吃饭的增多和餐馆的兴起。因为城市化加速、外来移民融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中白领工作岗位的增加,大量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进入办公室。原本由女性负责的烹饪等家务劳动,开始由社会提供。

当时社会地位仍然十分低下的华人填补了女性走出家庭后的两项空白:洗衣和做饭,而这两项工作也不会对白人男性的工作造成威胁。据1920年美国对45614名已就业华人进行的统计,从事餐饮(包括服务员和厨师等)的比例占到了就业华人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第一个美式中餐的招牌菜“炒杂碎”(Chop Suey),也在19世纪末诞生。

当时的《纽约晨报》刊登了炒杂碎的做法:将一定量的芹菜切碎,再将干香菇泡发,切入些许生姜。将鸡杂放入花生油中炒到微熟,再加入其余原材料和水混炒。最好吃的料子是猪肉片和干墨鱼块以及在潮湿环境下发芽的黄豆。这些芽苗大约2英寸长,尝起来非常柔嫩可口。除外还应该添加一些酱汁和花生油给这锅油腻的食物调色。接着,你就可以尽情享用了。倘若你能消化得了,就肯定可以像李鸿章一样长寿。

19世纪华裔社会活动家王清福列出的炒杂碎经典菜单包括豆芽、鸡胗和鸡肝、牛肚等廉价食材。关于这道菜的起源,长久以来的一个传闻是:1896年李鸿章访美,在一家餐厅里吃饭,因他有消化不良的痼疾,就把桌上几道菜随便倒在一起混杂成一道新菜。有人问起这道新菜的菜名,结果被告知是“杂碎”,于是这道菜又叫“李鸿章杂碎”。

其实在李鸿章访美前,“炒杂碎”就已经存在,这道菜起源于广东。后来,为了适应美国人的口味,肉代替了内脏。

改良后的“炒杂碎”成为了美国中餐馆的一道名菜,专做“炒杂碎”的杂碎馆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冒出来了。 1898年,记者路易斯贝克在其《纽约的唐人街》中,称杂碎的市场潜力也归因于它适中的价格,据贝克报道,唐人街一家典型的杂碎馆装修很简陋, 很少铺桌布,但满满一盘子杂碎只需15美分,也就是现在的3-4美元。到了1925年,仅旧金山就有78家杂碎馆。

美国画家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1929年作油画《杂碎》

中餐馆也开始慢慢的渗入美国社会,波士顿、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各大城市中都相继开始出现中餐馆。

不过这些中餐馆距离中国人的口味越来越远。20世纪4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访美,在一家中餐馆吃过饭后表示,那顿饭丝毫没有让他想起家的感觉。

左宗棠鸡

左宗棠鸡,美国最知名的一道中国菜

1943年,美国政府撤销了《排华法案》,随后几年,连年的战争以及1949年的政权更迭,大量的大陆人移居到台湾和美国。特别是1965年移民政策放宽后,大批华人继续涌入。到了1971年,台湾失去了联合国席位,不少心存恐惧的人,也拖家带口的移民到了美国。

很多人来到陌生的环境里,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技能,入行门槛低的中餐馆是在美华人的支柱行业。而且,和之前华工多来自广东、福建不同,这次大规模进入美国的移民人口更加多元,川菜、湘菜、淮扬菜……各大菜系都在这段时间迅速引入美国,重新定义美国中餐。

二战后,普遍富裕的美国人对饮食也有了新的认识,美国人意识到饮食除了填饱肚子之外,也可以是艺术和享受。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兴起了一股吃正宗中国菜的热潮。

左宗棠鸡,这道中国人从未听说过的菜品,就在这时候出现在美国人的餐桌上。左宗棠鸡的发明人是湖南籍厨师彭长贵,他在台湾曾担任蒋介石的私厨,并负责公务宴请的烹调。

最开始,左宗棠鸡是用鸡肉粘上辣酱,用大蒜、生姜和辣椒小炒。至于这道菜为什么会叫左宗棠鸡?一是左宗棠乃湖南名将,此乃遵循中国人以名人命名菜的传统;二是表达了彭长贵师傅及其同袍的浓浓思念故土之情。

1973年,彭长贵前往美国,在纽约开设彭园餐厅。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到彭园用餐后,非常喜爱左宗棠鸡,后来经常前往。再加上ABC电视台曾推出报道此菜的特别节目,使它在美国声名大噪,成为美国人认知中最著名的中国菜之一。

然而,现在美国各地中菜馆推出的左宗棠鸡,依照不同厨师的创意而有许多变化,主要特征之一是带有甜味——彭长贵对此感到不可思议,连他自己也不认识美国的左宗棠鸡了。

除了左宗棠鸡,还有很多美式中餐大量使用酸甜酱,食材通常来自菠萝樱桃等罐头水果,便宜的罐头食材也能保持菜品价格的低廉。

这些中餐,很多中国人连听都没听过

除了李鸿章杂碎和左宗棠鸡,美国还有很多中国人闻所未闻的“中餐”……

炸蟹角(Crab Rangoon)

美国人很喜欢吃这种里面包了蟹肉和奶油干酪的酥炸馄饨。不过,这道菜只有外形最像中餐,中国人基本上不会用奶油、奶酪来做菜的。

幸运饼干(Fortune Cookies)

这已经是华人餐馆的一张中国菜名片,一种脆甜的元宝状小点心,空心里面藏着吉祥的文字,有传闻说,签语饼其实是模仿了日本的仙贝饼(Senbei)。日本的饼干内有签语纸条,并且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但是没人知道为什么最后就演变成了中餐。

糖醋里脊(Sweet and Sour Pork)

如果你觉得这道菜在中国很常见,那就大错特错了。美版的糖醋里脊和传统中国的糖醋里脊不一样,为了不混淆,翻译成“酸甜猪肉”比较合理。和中国的糖醋里脊不一样,美国的糖醋汁里主要是番茄酱,所以美版的糖醋里脊也会更甜。

芙蓉蛋(Egg Foo Young)

真正的芙蓉蛋是广东的一道传统名菜,用鸡蛋液与叉烧肉、笋丝、香菇、调味料等拌匀煎制而成,各种副料裹藏于蛋块之中,肉香和蛋香结合,总让人回味无穷。但芙蓉蛋到了美国就完全变了样,成了鸡蛋和蔬菜的混合。据说,美国的芙蓉蛋是由曾在伐木场或铁路上工作的美籍华人大厨们创造的。

西兰花炒牛肉(Beef with Broccoli)

西兰花是欧美人比较喜欢用的一种蔬菜,用它来炒牛肉在中国可不常见,这是地地道道的美式中餐。

橙皮鸡(Orange Chicken)

《生活大爆炸》里Sheldon的最爱,他甚至还特意向中餐馆老板请教了橙皮鸡的做法。橙皮鸡属于左宗棠鸡的一种,但是味道比左宗棠鸡更甜。虽然中餐当中的确有一道菜叫橙皮鸡,但是两者完全不同。美国的橙皮鸡看起来很粘稠,外形不规整,而中餐的橙皮鸡并非如此。

蛋花汤(Egg Drop Soup)

美国的蛋花汤和中国的蛋花汤并不一样,两种汤的主要区别是:美版的蛋花汤里含有玉米淀粉。

中餐在美国为什么难上档次?

尽管中餐馆在美国数量繁多,历史也不算短,但还是难以摆脱一种形象——廉价外卖。

我们在美剧中看到的中餐,几乎都是外卖。这是因为二战后,美国人的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中餐馆也瞄准市场需求,开始大量做外卖。一些美国快餐,比如肯德基和麦当劳也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

“熊猫快餐”创始于1983年,用了20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店

据统计,美国中餐馆数量在二战之后快速增长,但是多数中餐馆都是简易外卖店,遍布大街小巷,以更低廉的价格与麦当劳、赛百味等快餐店争夺顾客,不仅提供中式菜,还提供炸薯条等西式快餐。

2008年《华尔街日报》曾有评论《中餐为什么难上档次》,作者认为,高档中国餐馆总试图在迎合美国人的口味,做些不中不洋的中国菜;而味道地道的中国菜就只能去纽约法拉盛唐人街去找,然而那里的环境往往难以令人恭维。

另一个原因是,从100年前至今,美国中餐馆都没有摆脱“环境肮脏”的评价。2007年,洛杉矶的卫生部定期派卫生检查员给餐馆按百分制打分,检查的范围包括:食品冷冻或加热是否严格遵守规定、厨师的个人卫生情况、是否使用剩菜或不洁。结果在80.9%的餐馆能得到A级的情况下,中餐馆却大相径庭,能得到A级的只有33.6% ,得B级的竟多达60.5%。

6. 中国菜和日本菜哪个更好吃?

肯定是中国菜。中国不仅有八大菜系,更好数不胜数的地方小吃。日本有吗?只是个料理而已。

上一篇: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东航MU5735航班坠

下一篇:品牌运动装折扣店(沈阳都哪里有各大品牌运

猜你喜欢

智化寺(智化寺梨花最佳观赏期)

智化寺(智化寺梨花最佳观赏期)

资讯 2023-10-31 213
吴江路小吃街(上海小吃街推荐)

吴江路小吃街(上海小吃街推荐)

资讯 2023-11-02 436
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济南哪里修拉杆箱拉链)

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济南哪里修拉杆箱拉链)

资讯 2023-11-02 59
梁小龙简历个人资料简介(梁小龙和石天龙哪个功夫厉害)

梁小龙简历个人资料简介(梁小龙和石天龙哪个功夫厉害)

资讯 2023-11-06 251
华南师大增城学院(广州市增城区哪里可以读大专)

华南师大增城学院(广州市增城区哪里可以读大专)

资讯 2023-11-11 195
娃娃岛(水孩子童话故事)

娃娃岛(水孩子童话故事)

资讯 2023-11-13 281
永泰千江月休闲农场(福州周边适合亲子家庭游的地方)

永泰千江月休闲农场(福州周边适合亲子家庭游的地方)

资讯 2023-11-14 124
印尼免签(印尼工作签证对乙肝携带者政策)

印尼免签(印尼工作签证对乙肝携带者政策)

资讯 2023-11-19 210
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世界第一文化遗产有哪些)

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世界第一文化遗产有哪些)

资讯 2023-11-20 239
天地一家(金蜜蜂是一家公司吗)

天地一家(金蜜蜂是一家公司吗)

资讯 2023-11-20 109
西安电影(西影厂出来的名人)

西安电影(西影厂出来的名人)

资讯 2023-11-23 288
新龙岗商业中心(汉中龙岗新区悦珑湾对面开发什么)

新龙岗商业中心(汉中龙岗新区悦珑湾对面开发什么)

资讯 2023-11-24 73
夏鲁寺(如果去旅行国内的话)

夏鲁寺(如果去旅行国内的话)

资讯 2023-11-29 104
韩国大使馆网址(中国人到韩国是落地签吗)

韩国大使馆网址(中国人到韩国是落地签吗)

资讯 2023-12-01 498
查询火车票余票(怎么查飞机票剩余)

查询火车票余票(怎么查飞机票剩余)

资讯 2023-12-01 67